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首次《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2014年11月23日,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在商学院140室举行了首次《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考)。
本次考试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刘美如院长宣布考试开始,由刘美如院长和吕丽娜老师担任主监考,首次《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顺利进行。
此次考试内容涵盖了基本知识,教学案例分析,以及中华文化等相关内容的考试考查。参加考试的老师都说,试卷涉及内容广泛,基本囊括了从内容、形式、方法、语言以及知识技巧等各个方面。文化考查从上古到近古,从知识积淀到内容剖析,从记忆性的题型到能力考核以及综合判断各种题型都有体现。针对国外全新的教学环境,接受人群对于海外汉语教师的全新要求,试卷设计涉及到的广泛领域,对广大考生的专业知识,文化修养,教育机智以及应变能力各方面都提出了各方面的考查。“打铁还须自身硬”,无论是治国、治家还是治学,无一不是如此。
来自波特兰当地孔子课堂及当地学校中文项目的14位老师参加了此次考试。 在汉语教师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做好教师以及一线教学人员的储备和考核,确保汉语教授以及中华文化传播工作得以顺利、高质量地展开,是开展这次考试的目的所在。波特兰州立大学孔院在这方面担任了探索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对待考试态度端正严肃,考场纪律严明。考生纷纷表示,这次考试给了他们认识自身的机会,而且对提高教学能力、文化修养以及专业水平,具有极大的警醒和推动作用,并且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示了领域和方向。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各项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参加类似的考试有益于唤起知识积累以及专业能力,职业技能提升的主动性,对提高海外汉语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群体素养,起到了推波助澜、渐成声势的宏观影响作用。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清人张维屏这首《新雷》诗,可说是对这场考试形神兼备绘声绘色的表达。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现场
(葛文词 稿 项莉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