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州大孔院秋季学期系列文化讲座 美国福布赖特专家:转型中的中国——成都工作生活见闻
10月25日晚六点半,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秋季学期系列文化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是由历史学家Jane Hunter和学者Joel Bernard带来的——“成都一年生活见闻”。他们根据自己去年在成都生活的经历,与观众们分享了美国人眼中的真实中国。来自波特兰地区各高校的教授、学者、学生和渴望了解中国的广大市民前来聆听了此次讲座。
Jane Hunter是路易斯克拉克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副教务长、历史系主任,性别研究项目及研讨会主管和一年的艺术系代理系主任。2003年,Hunter教授获富布赖特项目资助,与家人一起到中国上海工作生活一年,并作为富布赖特讲师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做研究并讲学。2012-2013年度,Hunter教授再次获富布赖特讲师称号,赴成都四川大学工作,讲授美国历史,并到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中国著名校进行讲学。在此期间,她和学者Joel Bernard受邀到两所中共党校演讲,与党校学员共同探讨中国在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自身的生活感受和与川大的同事、学生及成都普通老百姓的交谈,他们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也进一步了解了对未来有更多积极期待的中国人。
Joel Bernard 演讲
整场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Joel Barnard学者首先由成都人闲适自在的生活讲起,将遍及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与波特兰的咖啡店作比,让在座的听众立即感受到了成都的浓厚生活气息以及当地居民的富足与悠闲。接着他通过照片的方式向听众展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川蜀之国。在听众为成都摩登现代的城市建设感慨之时,Barnard先生以其两次在中国的生活所感受到的变化,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他指出2003年到2013年这十年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一直较为发达的欧洲和美国则相继陷入了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发展缓慢。在成都的一年中,恰逢中国完成新任领导层的交接,他看到中国百姓对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新一届政府的期待,也切身感受到网络等社会媒体对中国民主化进程起到的推动作用,因此他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充满信心。同时他也客观的指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治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随之而来的住房、医疗及养老问题,经济发展成果再分配问题等。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才能更稳健持久地发展。
Jane Hunter 演讲
Jane Hunter教授随后从中国人宗教信仰的情况阐述了她眼中的现代中国。她指出当前中国宗教信仰人数呈上升趋势,其天主教信徒已达到一千万到一千两百万左右,超过了爱尔兰的信徒人数;星期天到教堂做礼拜的新教教徒人数也比整个欧洲的新教教徒总数多;而两千万的穆斯林信徒人数也超过了中东大多数国家的信徒人数。这些数字验证了在中国宗教自由的政策下中国宗教事业的发展。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就所关心的中国问题向两位教授学者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很多听众表示平时通过电视或书籍获得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也许不够全面,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在中国生活过的专家学者带来更真实的中国,他们也希望有机会能到中国去走走看看,亲身体验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国度。(朱菲菲撰稿、刘人美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