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州大孔院成功举办周星教授民俗文化研究之“花馍”讲座

  当地时间2016年3月4日星期五晚6点30分,在波特兰州立大学商学院(SBA190),波特兰州大学孔子学院有幸有请到了民俗研究专家,日本爱知大学周星教授为大家带来Steamed bread (mantou):  From a Ritual Offering to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orth China 的精彩讲座。让大家对与陕西“花馍”的发展及其背后蕴含的深远的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周教授的讲述生动有趣,与在场的来宾观众们亲切互动,听众们对中华民俗文化的多样性赞叹不已。

  周教授从中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谈起,一般外国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中餐馆。然而,中华饮食文化由于地域性的差别而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以小麦为主食的饮食文化圈中,“花馍”不仅是家常的可口食物,也是村民们表情达意的礼品,还是虔诚的祭祀祖先及敬献神灵的传统贡品。花馍的造型丰富极有创造性,是人们眼中质朴又华丽的艺术品。

  周星教授深入陕西党家村,发现在这里,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花馍是表达祝福与情义的载体。不同造型的花馍有着丰富多样的含义。例如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等;婚礼上,新人的亲舅舅家必须亲手制作出一对“老虎头”造型的花馍,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再如春节蒸“大馒”,“枣山”是家家户户的必备食物,象征着长寿和幸福。花馍作为礼尚往来的赠品,包含了村民们淳朴真挚的情谊。例如,在婚礼上,家家户户都带着亲手蒸的花馍作为彩礼赠予新人,而新人家在婚宴上招待亲朋享用过花馍后,又会将花馍作为回礼让亲友带回家一部分,这种传统的礼尚往来传达着村民们的淳朴真情。虽然现在党家村民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购买礼品来得更加便捷,然而人们依然会选择亲手制作花馍作为礼品,因为在村民们的心中,只有这种费时费力的辛苦的劳作才能表达浓浓的情义。这种深厚的情感更是赋予花馍无可替代的价值。

  用于制作花馍的工具相当平凡,妇女们用常见的剪刀,梳子来刻画,压出各种造型。花馍的造型从平凡质朴到登峰造极的艺术珍品,更是妇女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制作花馍这项只属于妇女们的活动,也成了妇女们交流经验和情感的社交活动。虽然在市场化的今天,也涌现出许多代加工花馍的作坊,但这一传统手艺依然在家家户户被完整的传承并不断的发扬着。

  通过周教授精彩的讲座,透过“花馍”这一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让在场所有听众对中国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了更细致的了解,我们希望更多的优秀民俗文化可以得到发扬,在世界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听讲座啦


我是忠实粉丝

文/徐雯;图/华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