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州大孔院举办跨文化和汉语教学研究学术讲座

2012年11月2日下午4时半,由波特兰洲立大学孔子学院与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亚太翻译论坛暨海外汉语教学研讨会的会前学术讲座在波特兰洲立大学商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已到会的参会学者及慕名前来的波特兰市民近80人出席讲座。

会议主席,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波特兰洲大孔子学院院长刘美如博士向听众介绍第一位演讲嘉宾,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博士。罗博士演讲的题目是《文化意识及中国典籍翻译》。


罗选民博士作主题演讲

罗博士介绍了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中国典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翻译现状,分析了中国典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在中国典籍翻译中怎样提高文化意识提出自己的意见。整篇演讲分为五部分:一、中国典籍翻译的现状;二、中国典籍翻译在西方接受状况调查;三、译者与机构翻译中国典籍的选本标准;四、中国典籍翻译的最佳方法;五、评价西方译者翻译的中国典籍的正确态度。

刘美如博士接着向听众介绍下一位演讲嘉宾,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师大国际汉语学院院长潘文国博士。潘博士演讲的题目是《为什么我们的汉语教学和研究需要一种新的理论》。


潘文国博士作主题演讲

潘博士分析了一个世纪以来用西方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以词为单位诠释汉语的局限性,向听众介绍了一种以中国字为基本单位的新撰汉语语法理论(SBT,字本位)。 潘博士从理论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中国语文学、语系学、汉语本土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各个角度对这一新理论的建构基础、实用性进行了阐述,并描述了这种新理论将对汉语教学与研究产生的积极影响。演讲共分五部分:一、字本位理论产生的背景;二、字本位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三、字本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四、字本位理论否认词的概念吗?五、字本位理论与汉语教学。

两位学者的近两小时演讲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并与演讲人在演讲结束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讲座为接下来召开的2012年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暨海外汉语教学研讨会拉开了帷幕。(吴晓园撰稿、俄广才摄影)